一、学院简介
交通管理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16年9月的交通管理工程系,2024年8月更名为交通管理工程学院。内设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源于山东公安专科学校1990年开设的交通管理专业,2014年3月教育部批准山东警察学院增设交通管理工程专业(083103TK),隶属工学门类下的公安技术类专业,2022年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有交通管理基础理论教研室、交通安全教研室和交通技术教研室3个教研室,1个综合室,1个学员支队,共5个内设机构。建有公安交通智能管控与引导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智慧交通虚拟仿真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3个,校级虚拟教研室2个。另有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所、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中心2个非在编研究机构。2023年,学院被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2024年,交通技术教研室被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

交通管理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5人;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1人。有驻校教官2人,兼职教官5人。学院现有本科生647人。

二、党建引领,聚力政治建警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培养“金课”“金师”“金专”和“卓越人才”为方向,形成“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实战”“党建+学管”等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学院建设紧密结合,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努力将交通管理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山东省公安交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为服务我省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院获公安部党建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精品案例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2022年,学员支队党支部被评为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2024年,顺利通过第二批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



三、打造金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院持续推进“金课建设”行动和“课程思政”改革。本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建设”的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赛促建,精心打造多门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专业“金课”。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学院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国家责任等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学院开设的《道路交通管理》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道路与交通设施》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在线慕课3门、知识图谱课程1门。
四、塑造金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始终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并以塑造“金师”为目标推动教师能力提升与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交通管理工程学院教师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专家,1人获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2人获齐鲁公安英才拔尖型人才,1人获齐鲁公安标兵型人才,1人获山东省公安系统先进个人;获山东警察学院拔尖型教学名师1人、菁英型教学名师1人;1人获省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获得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人获得第四届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先后10余人次在学校教学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五、科研创新,“教学研练战”融合发展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尤其是在公安交通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领域,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开展具有实战应用意义的科研项目。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厅局级、校级等各类项目32项,横向课题项目27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论文78篇,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1部。获得山东省公安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航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累积纵向课题经费227.7万元,累积横向课题经费455.91万元。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2024年,“智慧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安交通智能管控与引导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未来,将继续发挥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所、道路交通事故深度研究中心优势,加快公安交通智能管控与引导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智慧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教学、科研、实训等提供更有力的平台保障。



六、服务实战,助力校局合作双赢
学院积极推进与公安机关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深度融合,不断强化校局、校区合作。着眼服务公安交管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与山东省交警总队以及有关市地交警部门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教师互进、师资互培、基地共建、教研互补等合作项目进程。近年来,1人担任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专家、2人担任省交管局交通事故处理专家,2人担任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家,2人入选山东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专家组,7人担任省交管局交通秩序专业特聘专家;1人被评为山东省公安厅民警训练优秀教官,1人被聘为央视中国首档警察竞技真人秀《警察特训营》特训教官,2人被聘为山东省公安厅警务技术职务副高级资格评审委员,累积派出师生1万余人次参加国家级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服务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受到公安部、省委省政府表彰。




七、三全育人,促进卓越人才培养
“突出实战”,高度重视学生综合实战能力培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对标实战、校局联动、协作共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教学实习实训,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公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学生实战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藏蓝领航”,不断提升学生警务化管理水平。积极打造辅导员工作新经验新亮点,学院建设的“藏蓝领航”工作室是学校认定的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以公寓楼为学生社区建设的主阵地,积极做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高效开展学员支队日常党团建设、学生组织建设以及思想动态把握等重点工作。

“五育并举”,着力打造全面发展的学警群体。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交通安全宣讲、义务献血、反诈宣传、爱心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科技创新”,引导优秀学生在各专长领域成长成才。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创能力,多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积极为有意愿参赛同学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近年来,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成绩斐然。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节、数学建模比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60余项,2019级交管4中队团支部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

交通管理工程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融入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融入公安交管工作改革发展大局。学院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交通管理工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改革教学训练手段为主要路径,以校局一体化运作机制为主要支撑,为全省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培养输送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优秀专门人才,为山东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